![]()
你知道喝奶茶吃甜品不太友好,却还是忍不住买来秀几口?其实这不是你的错,因为我们的身体每秒消耗1万亿个葡萄糖分子,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食物,这是获取能量最快的方式。然而,在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敢吃或不能吃。接下来,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女儿童医院妇科李静就跟大家聊聊关于糖尿病饮食的四个常见误区。误区一:只要是无糖食品就可以吃。吃多了也没关系。现在,人们买东西时不只看生产日期,还会看“无糖”、“木糖醇”等字样来选择食品。然而,这样安全吗?事实上,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无糖”仅指食品含糖量≤0.5克/100克(或100毫升)。这里的“糖”不包括碳水化合物或甜味剂,例如淀粉、麦芽糖糊精、糖醇(例如木糖醇、麦芽糖醇)。事实上,除了甜味剂之外,淀粉、麦芽糊精和糖醇也可以在体内产生能量。也就是所谓的无糖食品可以在体内合成并转化为葡萄糖。此外,“无糖食品”可能含有大量淀粉和脂肪。淀粉会增加糖分,脂肪会增加总热量。长期过剩会加剧胰岛素抵抗,但并不会真正意义上的升糖。误区二:不吃主食可以降低血糖。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很多患者认为“主食=碳水化合物=高血糖的罪魁祸首”,有的人选择不吃主食。其实,不吃主食是错误的。给大家分享一下不吃主食对我们身体的危害:血糖波动吃得多,容易引发低血糖:当主食摄入不足时,体内的糖原储备很快就会耗尽。如果此时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极有可能发生低血糖。营养失衡会损害器官功能:主食富含B族维生素。长期不吃主食会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从而引起疲劳、神经炎(手脚发麻)、免疫力下降等。同时,膳食纤维不足会增加便秘和肠道疾病的风险。蛋白质分解获取能量,导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当主食摄入不足时,我们的身体就“被迫”分解蛋白质获取能量,导致肌肉量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体重更难控制,体力下降。因此,为了您的健康,建议减少主食的摄入,优化食材种类。误区三:如果患有糖尿病,就不能吃水果。你想吃水果,但又害怕“水果含糖”的说法,认为吃水果必然导致血糖升高。然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完全禁食会失去其营养价值,科学食用水果有助于控制血糖。因此,吃水果时应遵循“科学选择、合理控制”的原则。掌握正确的时间:以“两餐之间”为目标,以避免血糖急剧上升和下降。选择正确的种类:优先考虑低GI和高纤维,避免高GI水果,如苹果、梨、桃子、柚子和猕猴桃,并小心芒果、菠萝、葡萄和半熟香蕉。控制总量:按批次用量,每天不超过200克。但当糖尿病患者服用或血糖控制(如空腹>8.0mmol/L、餐后2小时>13.0mmol/L),仍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再制定个性化的水果食用计划,所以大家不要害怕血糖升高,避免吃水果。误区四:血糖控制稳定,喝酒就可以了。每年都有糖尿病患者因为饮酒来到门诊就诊。这主要是因为饮酒会导致高血糖甚至低血糖,并加重并发症。那么你知道酒精对血糖有什么影响吗?无症状低血糖:酒精的代谢依赖于肝脏,肝脏也是产生葡萄糖的器官。当我们喝酒时,肝脏首先识别出酒精开始分解并停止产生葡萄糖,血糖迅速下降,导致低血糖。加剧胰岛素抵抗并损害胰腺功能:酒精产生的热量几乎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es.长期饮酒会导致肥胖,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并加速肾脏疾病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展。糖尿病患者饮酒应遵循的原则: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选择是“还是不喝酒”。每日饮酒量男性≤25克,女性≤15克。应避免空腹或服药后饮酒。诺卡斯,希望糖尿病朋友们以后能够理性饮食,科学控糖,吃得漂亮、吃得健康。文字|妇科李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