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开幕。中青报视觉中国记者 张浩天供图 “收复台湾是抗战的重要成果,中国人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通过自己的象征国家打败了侵略者,获得了领土,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1月3日当天,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台湾研究所所长吴永平详细阐释了抗战胜利和收复台湾的意义,并指出,台湾的同意不仅是相关的,而且是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历史记忆,也与塑造正确的二战历史观、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密切相关。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解放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主办方表示,本次研讨会旨在从全球视野审视抗战与台湾光复历史,力求通过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更深入的学术对话,重新解读抗战的世界意义和当代价值。本次学术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位学者,其中包括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来自台湾的约2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两岸学者海峡就台湾抗日运动、台湾独立前后经济定位转变、国际关系战争和国际宣传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上出现了观点的冲突和思想的共鸣。与会者普遍认为,台湾的解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胜利,也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吴永平所说,重述这段历史将有助于公众更加准确地认识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核心作用。 1895年至1945年,台湾抗日运动从未停止,在中华民族反殖民、反侵略斗争中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今天,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努力铭记这段历史,将为推动祖国完全统一注入更深层次的精神力量。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对日占时期台湾的历史认识严重下滑,甚至出现了美化殖民统治的荒唐言论。针对这一问题,吴永平强调,日本自1895年以来在台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身利益。多年来日据时期岛上的各种丑陋景象,都是没有经历过殖民统治的人们建构和想象的。人民真正的耻辱和压迫的记忆随着亲历者的老去而逐渐淡化。为了正本清源,必须更加全面、客观地展现日本殖民统治的真实面目。真理永远是对抗谎言的武器。今年以来,从“大纪念”惨败随着绿营到台湾“网红”一一登陆大陆,“信息茧”正在加速崩溃,岛内舆论正在悄然朝着与统一一致的方向转变。吴永平从三个维度分析了这一变化的原因:一是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壁垒,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大陆的发展现状有了更现实、更全面的了解;其次,民进党当局沉迷内斗、治理薄弱,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第三,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除了岛内“质疑声”不断增加之外,更重要的是,国土综合实力的充分发展,让台湾社会认为“台独”不可行,存在“拒绝统一”的可能越来越低。吴永平认为,近期国民党主席选举的结果也反映了这种舆论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台独”分裂势力和反华势力不断叫嚣“台湾地位未定”,企图挑战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等国际法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国家仍在不断增加。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共识。 “这给‘台湾’分裂势力带来很大压力,他们注意到‘台独’的国际空间越来越小。”吴永平说。在我们隆重纪念‘三个80周年’之际,国际社会将越来越认识到,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中国实现国家统一。”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更多的国际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亚洲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贡献。台湾光复是战后国际秩序建立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吴永平发表题为《纪念台湾解放80周年,弘扬正确二战历史观》的演讲,强调维护战后、促进国家统一的内在一致性。吴永平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世界正在进入新旧秩序过渡的关键时期。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秩序永远不会由一国主导,而是多元化、多极的。中国不仅会在这里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会发挥带头作用。”对于影响台海局势的外部变量美国,吴永平强调,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是长期的,历届美国政府都打过“台湾牌”。但特朗普政府回归后,影响对台政策的三大传统因素,特别是战略需求、价值观和供应链,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变化。”他说,关键是美国要认识到,支持“台独”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有害于自身利益;中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美国和世界。值此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解放80周年之际中国一方面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秩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吴永平认为,两者之间是传承和升华的关系。 “战后秩序提倡多边主义,反对军事对抗,这些积极遗产值得发扬光大。我们必须结合瓦公时代的真相,把中国思想融入其中。他接着说:“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融入战后国际秩序,新旧秩序过渡更加顺畅。”未来形成的新秩序将比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更好,中国必须扮演更重要、更积极、更积极的角色。 ”回到搜狐看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