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卖大战中,你饿了吗?你会输吗?近日,有用户发现,饿了么APP更新(版本号12.0.1)后,名称悄然改为“淘宝闪购”。应用图标也发生了变化:新版图标的主体是橙色的淘宝闪购,只留下一抹蓝色和底部的小饿了么字样。 《中国新闻周刊》就此消息以及新版本后续推送计划向饿了么进行了询问。另一方表示,更名事宜尚未决定。不过,从行业角度来看,此次试验更名并非偶然。随着外卖大战的降温和实时零售大战的愈演愈烈,饿了么从前台退到后台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图像/视觉中国尚未获胜。在今年热火朝天的外卖大战中,阿里巴巴用来挑战的主力并不是做外卖十几年的饿了么,而是“新面孔”闪客。淘宝的les。 4月底,淘宝将原来的即时零售业务“小时配送”升级为“淘宝闪购”,并与饿了么开通配送体系,由后者负责配送和运输能力。与饿了么专注外卖的定位不同,淘宝限时抢购还有更大的目的——把所有东西都送到你家。当时,美团喊出了“30分钟到家一切”的口号,并正式推出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曾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美团的闪购模糊了本地生活和电商的界限,可能会对淘宝主网、美妆、日化等业务造成影响。淘宝的闪购是阿里巴巴的对策。这也是淘宝与饿了么的首次真正合作。据湾湾报道,2018年被收购后,饿了么与淘宝天猫长期以来处于不同的业务部门。在淘宝上做即时配送的淘鲜达需要寻找自己的骑手。饿了么尚未获得淘宝首屏流量曝光。淘宝闪购的出现,让双方的资源得以打通。自创立以来,淘宝的闪购就伴随着外卖补贴。初期推出大红包、免费单卡、限量版待遇卡等活动; 7月,正式公布500亿元补贴计划,创下“烧钱”新高峰。攻势之下,单量快速增长。淘宝限时抢购官方数据显示,上线六天内,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到5月底,这个数字已经攀升至4000万; 7月5日,500亿元补贴实施后的第一个周末,其日订单量达到8000万;到了八月,它的每日订单订单量已降至 1.2 亿份。淘宝闪购的贡献还不止于此。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会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提到,淘宝闪购月交易买家总数达到3亿,日均活跃骑手突破200万,较4月份分别增长200%和300%;同时,也带动淘宝8月DAU(日活跃用户)增长20%。这是饿了么并不满足的成功。多方面统计,2017年,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之前,其市场份额与美团持平,均为40%左右。但被阿里巴巴收购后,其份额持续受到打压,多年来与美团保持着30-70的格局,甚至一度跌至25%左右。美团的市场份额此前被挤压至50%以上。高盛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淘宝闪购预计将像美团一样占据食品市场45%的份额。当然,前提还要看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整合的效果。幕后?然而,随着监管和公众压力的加大,外卖大战已经进入了看似平静的阶段。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想要赢得外卖大战的并不是这样一个细分市场,而是利用高频业务来利用低频但更具想象力的即时零售。更名可能有助于阿里重新扭转局势。电商零售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从语义上看,饿了么这个名字自然局限于美食场景,而淘宝的限时抢购更能带来用户即时配送的认知。 》淘宝闪购的发展速度s,即订单量增长,比饿了么快;也是通过补贴、大规模宣传以及飞猪、菜鸟、盒马等机构内部其他业务的布局和协调,在短时间内形成了集餐饮外卖、本地生活和即时零售于一体的用户心态。庄帅说道。在他看来,更名背后的进一步融合可以让淘宝和饿了么改变双平台运营的现状,让用户更直接地记住自己可以点外卖、购买各种线下门店产品等,饿了么的角色被重新定义为后端服务商。中国数字现实融合论坛50人智库专家洪勇也表示,饿了么更名为淘宝闪购背后,阿里巴巴旨在统一品牌认知,将饿了么的交通网络深度嵌入淘宝电商生态圈,强化“饿了么”的“流量”。“affic+履约”,从而构建针对美团和京东的核心履约闭环,从而构建针对美团和京东的主战闭环,从而构建针对美团和京东的主战即时零售。”这标志着外卖市场的竞争从单一的配送餐饮转向即时零售生态系统的全面竞争。完全依赖外卖订单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连锁的响应速度、财富品类和跨平台合作能力上。”洪勇表示。从这一点来看,淘宝的闪购可能注定会吸纳饿了么,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因此,互联网分析师张树乐认为,将饿了么独立应用更名为淘宝闪购的一个现实意义是,更多的商家将淘宝的闪购作为载体、流程、技术和交互问题将更加复杂;如果在淘宝APP中进行调整,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在独立应用中解决问题,优化细节后再上线,可以避免用户因为体验不好而感到困惑而离开,这对于淘宝平台来说更加稳定。同时,淘宝的限时抢购成为了独立的应用程序,这也将有助于留住喜欢独立应用程序的用户和非淘宝用户。此外,张树乐认为,阿里巴巴此次选择更名——“双11”,背后还有一个微妙的背景。 “近年来,‘双11’的热闹程度不断下降,饿了么此时更名,不仅可以表达进军即时零售的愿望和决心,也能吸引公众的关注甚至消费。” “饿了么选择今天启动更名,正值“双赢”促销的关键时刻。11'节点旨在利用消费高峰,加速淘宝流量与当地生活的融合,实现用户心智的集中引导。 ”洪勇还表示,从这些方面来看,饿了么改名不重要,重要的是改变的方向。说得更直白一点,随着实时战事的加剧,阿里巴巴需要的并不是饿了么能做得更差。编辑:于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